编者按:在山西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傍河扎营、枕水入梦,坚守在一线,观察水的变化、聆听水的律动、探寻水的规律。他们是防汛抗旱的耳目、水利建设的尖兵、水资源管理的参谋、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哨兵。他们,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山西水文人。
“不是穿着白大褂穿梭在实验室,就是在办公室忙碌。”这是聂丹丹在同事眼中的日常工作状态。2023年是她工作的第十个年头。
聂丹丹是长治市水文水资源勘测站水质科的一员,从黑龙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勘测工程专业毕业,一直从事水质监测相关工作。“2013年10月入职到现在,虽然重复着机械化的检测工作,但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对出具的每一个数据负责,确保数据的准确性。”聂丹丹感概道,第一次参加技能大赛,能获奖是对她个人十年工作历程的肯定。
水质监测要在实验室里与各种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接触,忍受各种难闻气味,同时受各种规范约束,枯燥乏味、责任重大,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份“苦差事”。聂丹丹却不这样认为,她说,每次实验数据出现偏差时,都会绞尽脑汁排查问题,当找到原因,有时甚至还会发现能提高数据准确度的改进方法,每每这时,都会很开心,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。
一个个数据的背后,是一次次精益求精的反复实验。为了使数据更精准,聂丹丹在实验室反复实验,不断试验改进创新。在她看来,检测过程中需要发现问题并控制它,找出原因,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,从而提高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每次攻克一个技术难题后,聂丹丹都会及时总结工作经验,提炼新技术方法,将创新的操作方法应用到日常工作当中。
谈到水文工作的意义时,聂丹丹用“服务人民”四个字进行概括。像大多水文人一样,她默默无闻坚守在一线。从采样、检测、记录、校核、审核、评价、上报以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等,这便是聂丹丹工作的真实写照。
“要想走的快,要一个人走;要想走的远,就得一群人走。”聂丹丹说,没有同事们一起练习,也不可能有幸获奖,水质监测工作环环相扣,需要大家相互团结配合,“少了哪个环节都完成不了”。
本着“干一行专一行”精益求精的精神,十年来,聂丹丹踏踏实实书写着敬业与担当。“十年对于每一个水文人都不容易,但在成长的路上,有一群可爱的同伴,我们共同去完成一件事情,其实是快乐的。”聂丹丹说。
不负赤诚初心,不负岸畔乡亲,每一个平凡的水文人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初心和坚守。
发布时间: 2023年06月28日 09:03:51
文章来源:新华网山西频道